。据了解,本月起,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活动现场,嘉宾们围绕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有关政策法规、安全用气要点、燃气安全事故自救等开展讨论。
新奥燃气安全专业的人介绍了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讲解了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日常维护需要注意的几点。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可用于监测可燃气体的泄漏;当检测到气体泄漏时会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现场人员采取安全措施,并驱动排风、喷淋等系统,防止发生爆燃,从而保障燃气使用安全。
据了解,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根据相关规定,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刑事责任。
9月,东莞将启动入户宣传行动,动员餐饮等行业装好、用好可燃气体报警装置。10月,东莞将开启新一轮的燃气安全大检查;拒不整改的用户,或将面临暂停供气处理甚至行政罚款。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质量良莠不齐,建议购买时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并具备相关资质且后期维保有保障的厂家,可通过当地具备经营许可的燃气经营公司进行指导推荐。
活动中,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的人介绍了今年以来“黑气”整治情况。“黑气”是指非燃气企业和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或个人在非法经营网点出售的瓶装液化石油气。“黑气”通常短斤少两,使用钢瓶大多数是超期或报废的钢瓶,随时有可能发生漏气、发生事故。
今年,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持续打击“黑瓶”、“黑气”,今年上半年共打击“黑气”行为700多起,查处“黑气”窝点近700个,查扣气瓶19000多个,立案查处案件158宗,处罚金额8万余元。
那么,市民如何鉴别“黑瓶”、“黑气”呢?首先是查证件,用气前可了解储配站是否持有《燃气经营许可证》,供应站是否持有《燃气供应许可标识》,可要求送气人员出示上岗证,并了解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其次是看标识,查看钢瓶是否印有“CS”钢印,是否附有按时进行检查合格标志;市民还可在钢瓶护罩上查看钢瓶的出产日期和使用年数的限制,经过检钢瓶还可在角阀上看到检测牌的检测日期。最后是查二维码,合法合规的燃气瓶上会有独一无二的二维码,相当于燃气瓶的“身份证”,市民可以用手机扫燃气瓶上的二维码,查询燃气瓶从充气到运输,从销售到使用场所的每一环节。
活动还邀请了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医生讲解怎么样来判断自己是不是一氧化碳中毒,第一时间如何自救。活动还介绍了使用燃气的需要注意的几点,以及发生燃气泄漏时的正确处置措施。
为了让市民确实了解燃气安全知识,特别是工商户充分理解和配合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安装新政,从9月1日起,城管部门将联合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在全市范围发起为期一个月的“燃气安全入万家万人敲门行动”,查新政落实、查安全漏洞、查应急措施,送政策咨询、送安全知识、送便民服务。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孙冰松表示,接下来,城管部门将与公安、市场监管、商务、应急管理、消防、网格等部门强化联动,形成合力,加强执法力度,确保燃气行业安全有序发展。同时,希望广大社会餐饮商户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自觉安全准则规范使用燃气,将各种燃气安全风险隐患杜绝在源头。